峨眉山九里镇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- 五月 19, 2020 被临时抓壮丁,抓到峨眉山的一个项目开会。一早从成都出发,开车三个小时,时近中午才到目的地,自然也没什么事能做。部队的项目,在山里面。进山的大路被部队大院拦腰截断,两头各有一个铁门,锁起来。社会车辆,包括给他们施工的车辆,都要绕道走一段田间小路。第一次来,几乎以为走错了路,怎么可能一个项目部,越走眼看越没路?中午在镇上吃的饭,这会儿在九里镇的茶馆等下午开会。茶馆生意真好,几乎坐满了,喝茶的,打牌的。小镇上的生活,太安逸。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
病隙碎笔 - 五月 29, 2024 感冒加重,头也昏昏沉沉,自2022年底Covid-19感染和2024年初的乳头状瘤手术后,再次体验“刀片嗓”。量了体温,36.7℃,没发烧。 几乎整天躺在床上,想吃布洛芬缓解咽痛,不想起床去买。想让美团送药,舍不得三元配送费。药店就在门口,攒攒力气再去。 早饭没吃,午饭叫了外卖。咔饼配豆腐脑。有次发乐山式豆腐脑在微博,西安的博友说,她一直好奇是谁在吃这种淀粉比豆花含量高得多的豆腐脑,原来是我。很久以后的某天,她发微博,说突然发现我被封禁,失去了联系,让我看到私信她。我看是看见了,但没法私信她。微博被永封的人,就像幽魂,只能在另一维空间里观望,无法和现实世界实质性接触。我被封一年多了,依然每天刷微博,像个无法转世投胎的冤魂。 外卖小哥没有按门铃,直接打电话。我打开门,他穿着雨衣,滴着水。我说谢谢。他没说话。我想了一下,要不要给他追加个红包。 那天在黄河的游船上喝茶,有个老人要钱,我扫了十块给她,被老妈和二姐絮叨了两天。 外卖小哥的红包停留在想象中,没有实施。如今没人絮叨我,我只是经常想的比做的多。 很担心传染给老妈,昨天戴了一天口罩,也一直监督老妈的口罩。中午打电话问她,说没事。晚上又打,说比中午还好,叫我不要操心。问我吃的啥,我说稀饭。再没啥?我说稀饭里有小米大米绿豆红薯,很稠,整整一电饭煲我给吃完了。 不是哄她,是真的。 下午四点,我终于攒足了勇气,穿上雨衣出门。买了药,顺便取了快递。快递到货三天了,是抖音买的人参果。最近喜欢上了这种小时候以为只有神仙吃得到的东西,当然,也可能原本这水果名就是附会来的。人参果口感绵软,含水量充足,又不会很甜。头回买,是马友铁的直播间,也是那时,才知道张掖产人参果。可不是嘛,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,走的就是河西走廊嘛。 雨不小,天空地上,到处是长着长长黑色翅膀的不知名昆虫,有蝗虫的即视感。今年不知道是天气反常,亦或是我的某些感觉突然敏锐起来。前不久,天空飘扬白色物体,以为是柳絮,后来才发现是活物,一种叫做朴棉蚜虫的昆虫。仔细观察,长得还有点可爱。这两种现象,往年我都没注意到。 回来熬了稀饭,吃了药,继续睡。没什么胃口,稀饭最合适。不知道外国人没胃口的时候习惯吃什么。我从前总叮嘱老妈,生病时少吃稀饭,多吃鸡蛋和牛奶。生病后,我就成了她。 躺在病床上又睡不着觉时,看了部台湾电影,《恶女》。我是冲苏公公去看的。苏公公两口子是《甄嬛传》里我唯... 阅读全文
一个叫新和的小镇|广西游记(三) - 五月 19, 2023 广西的山水很美,这都不用多讲,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、“阳朔山水甲桂林”的嘛。但我既没去过桂林,也没去过阳朔,只一个崇左,来了两次。因为小N和我,大概都不是特别热衷去热门景点打卡的人。崇左离南宁很近,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,开车两个小时左右。 小N打点一切,包括租车、订酒店、规划线路等,我和姑姑放手交出一切权利。第一个晚上,他说想订个贵点的酒店,1600块,征求我们意见。姑姑说没问题,你订什么我都没意见。我说,+1。实际以我的消费习惯,是真的有点贵。但是,人家包办了一切事务,你啥心都不用操,再不将就点人家,也太有些说不过去。 那个酒店在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的黑水河边,毗邻一个叫郡造的屯子,和城镇隔河相望。独栋的Loft,阳台下面就是黑水河,河边绿树环绕。环境很好,只是稍微有点偏僻,吃饭得去镇子上。河里有一坐摇摇欲坠的破铁桥,不能走车,只能走人和摩托,买路钱每人二元。 河是个好东西,它带来水,带来生命和景观,但河也经常是个“天堑”。如果没有这座桥,屯子里的孩子们去镇上上学,要多绕几公里路。桥应该不是政府修的,看起来颇有些年头,用做桥面的木板踏上去让人有些担心。即使从这条近道过河,还是走了两公里左右,才到酒店前台小妹推荐的饭馆。这里虽然地处少数民族地区,但镇上的风物和汉地并无不同。只是热带的树木带来些新奇感受。小芒果落满地,菠萝蜜长得也和我想像中不一样。 刚坐下,我低血糖了,满头汗。还没有菜,先扒了一碗米饭应急。话说,无论当地人如何推介,这里的食物从来没给过我惊喜。我一直说吃的随便,有酒就行。但崇左当地的漓泉啤酒也不靠谱,只有2.8度的酒精度。马马虎虎喝了两瓶,在夜色中步行回酒店。天黑,不太敢走河上那座桥,走大路。 有些路段没有路灯,三个人各拿手机照亮,边走边聊。没有粉红,一切皆可聊,聊政治,聊八卦,聊各自生活。聊起父母,我问姑姑,老妈以后无法照顾自己了怎么办?他想了下,说不知道。小N的嫂嫂怀了孕,这是第二胎,第三个孩子。婚后多年未育,嫂嫂承受了很多压力,到处求医问药,最后不得不求诸人工,以为再也没办法自然受孕。然后,一对双胞胎长到三岁,新的生命又水到渠成。但是压力好大,三个孩子。我们开玩笑说你好好给侄子赚钱吧,反正你的遗产也没人继承。 道旁绿化很好,很怕遇到蛇,所幸没有。遇到一条超大的马鹿在路上蜿蜒。河边竹林茂密,没有风,但能听到嘎吱嘎吱的声音,像是Treebeards在开会 ... 阅读全文
读圣经(十五)|圣保罗的信 - 一月 21, 2023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,奉召为使徒,特派传神的福音。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。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,按肉体说,是从大卫后裔生的;按圣善的灵说,因从死里复活,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。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份,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;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。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、奉召作圣徒的众人。原恩惠、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,归于你们! 阿门! 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,那些译制片里的“阿门”就是正常的音调:阿为一声,门为轻声。听上去颇有些严肃与庄重。但是上次去教堂,听讲道的神职人员都将这个词读做“阿(轻声)门(四声)”,轻快活泼不少。甚至似乎变成个口头禅,讲完一句,问台下信众:阿不阿门?麻瓜听来有点意外,也有点好笑,还有点亲切,像是回到年轻时的课堂上。 大学时教结构力学的女老师,一边板书,一边问堂下“怎么样呢?嗳~对,就是X的平方。”用力写下X2,稍一顿,问:“蓝还是不蓝?”同学们每次答:“蓝!”她做惊讶状:“蓝?这还蓝?!”但不做深究,继续下面的讲课。 许是我本来也没好好学,加上《结构力学》确实不大容易,真的觉得有点蓝。刚才回忆这个场景时,拼命想要记起个专业公式,但脑袋里只有“静定”、“超静定”一类似是而非的概念了。可以原谅,都过去二十几年了,工作中也不用,考完试便都还给了老师。我一直觉得我的大学也好,研究生也好,学得专业知识都挺没用的,还不如小学,小学学的识字拼音和算术,终生都在受益。要说大学学了,后来又觉得很有用的课程,只有英语。 说回《圣经》。我走马观花,快读完了,虽然仍不是基督徒,也老是对神存了很多怀疑,可是我挺喜欢读《圣经》的,朗读的读。《圣经》的中文译本对普通人来讲,是不大符合中文习惯的,越早成书的越明显。但是这种生涩甚至拗口的话语,读起来就像小时候读文言文一样,自带“去轻佻”属性,让我这种不大严肃的人也能严肃起来。 好像从《罗马书》这里,看得出保罗的传教事业取得了相当的成绩,在各地建立了教会,形成了系统,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劳碌奔波,坐下来写讲义,散发各处就是。这些书信的中心思想都差不多,无非就是“信神、传神的道、把荣耀归于神”,但是每封信绝对都是新的,可不像我们大学里那些论文,查重率高得吓死人。保罗的文笔显见是很好的,自然流畅,我就很佩服他怎么能想出那么多新词来说同一件事,放到现在,就算不能成圣,当个文豪是没问题... 阅读全文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