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怖电影
2018年8月底的一个早晨,一边在青龙湖跑步,一边听波米讲《遗传厄运》。青龙湖有几个信号盲点,每次经过那里,信号就中断。不理它,继续跑,到了某个点,追上信号,音频又自动播放。以波米的专业度和严苛度,能把一部R级的恐怖电影夸成一朵花,实在没有不动心的道理。但我不敢一个人看。
年轻的时候,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,经常会一起看些电影,恐怖的、文艺的。那天听完节目,发信息给他,说好久没一起看电影,改天去你家看《遗传厄运》吧。
然而大家各自忙着谋生,一晃两年过了,这场约定都没能成行。
我跟小时候语文课里学过的那个“叶公”一样一样的,怕得要死,还想看。
最近出差,被迫过回集体生活。晚间无事,组织大家在电视上看电影。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,塞了七个人。人多嘴杂,需要安静观影环境的剧情类,没有容身之所,爆米花又不想看,于是正好,看恐怖片。
但其实,恐怖片是更讲究观影环境的类型,对主创人员最大的尊重,就是一个人,深更半夜,大屏幕,环绕立体声。
可是我,实在是心有余而胆量不足。
有个年轻的男同事,全程一只手挡在眼前,从指缝里偷窥电影。一个女同事,随时在问问题,找人闲聊,能从《招魂2》的小演员长得像娜塔丽波曼引申去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,就此讨论一分钟。几乎除我的所有人,手里都抱着个手机,头抬起来的时间,一定没有盯着手机的时间多。
我问女同事,你如果去电影院,是怎么样一种状态?
就和朋友一直讨论剧情啊。她一边说一边自己先乐了。
我的天,你最好不要遇到我!
我有一次,忘了是看什么。旁边一对母女,也是一直在讲话,忍无可忍,凶了她们一顿,虽然此后再没出声,但也就此影响了我的心情。
这种,也许是真的喜欢看电影,但一定不是真的喜欢电影。
因而,我们集体观看的这三部电影,最终都没有吓到大家。波米说《遗传厄运》的镜头信息量很大,说《招魂2》映射了“铁娘子”执政时期英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现实。我说,波米的影评,比电影好。
当然,我这是不公正的影评。
唯一印象深刻的是《遗传厄运》里有个运镜,人沿着走廊前行,镜头先是倒挂在天花板从前方照,经过之后转向正立,这是赤裸裸的抄袭了《招魂2》。假如不是连续两天看了这两部电影,我怕是也很难记住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