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真亦幻
上周末从福宝回来,出差两周,归心似箭。 以前说起归隐山林,人家说几天可以时间长了不行的时候,我总是打从鼻腔深处哼一声,有什么不可以?有书读能跑步我就能行。 实际我出差前带了从图书馆借的《马丁·伊登》,当然还有kindle里读之不尽的电子书,可是整整两周,并没有读几页。反而是从福宝回来的上个周末,几乎是两三口气就把《马丁·伊登》给读完了。年轻时读过杰克伦敦的另一本《野性的呼唤》,那头无法驯服的狼在我的脑海里盘亘了很久。这次,马丁伊登本人在月光下从游轮的弦窗跃出,潜入深海永远留在那里的画面也久久无法忘怀。这怕是我见过最浪漫的自杀了,虽然多少有点儿怀疑其现实可行性。主动潜入深海淹死自己,和双手掐着脖子扼死自己,哪个更难? 过年的时候,朋友远行,嘱咐我照顾它的猫。结果猫咪无故横死,让我心里好生过意不去。他可能为了安慰我,说猫咪也许以为被主人抛弃,绝食而亡。我不信动物会主动绝食,自杀要克服的生存意志,太强大了,即便智能如人类,也很难做到亲手扼死自己。 马丁是海员,水性自然绝佳,也许求死之心能大过生存意志?我不知道。如果是我,徒手潜水尚且不能,即便可以,游到半路耳内剧痛海水压入肺腑,百分之百会挣扎求生。挣扎或许徒劳,来不及浮出水面,憋出一泡屎尿,终究撒手人寰。 但葬身大海真的太好了。我跟外甥女说,等我死了,把我骨灰撒了,撒哪里都行。实际很想说撒大海,可是大海太远了。话说回来,撒不撒,撒哪里,我也不知道,没必要在乎。 我当年说接父母来成都的时候,他们最担心的事,便是客死他乡,是死后也无法回归故乡。我那时候信誓旦旦地保证,肯定回得去,不过是多花些钱而已。这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我当时对世界的真实认知。直到过了很久很久,有天觉得是时候了解一下现实操作了,搜索才发现,不行。人死了,只能就地火化,不能运遗体回家。 火化?那把人烧得,害怕死了。早在来成都以前,说起这个话题,老妈呲牙耸肩,吓得魂不附体。 前段时间和堂弟吃饭,他父亲也脑梗多年,接来成都住了几个月,吵闹着最终还是回了老家。他说我可不敢在父母面前说要火化他们,准会吃一记耳光。 我妈不会打我耳光,我爹也不会,想打如今也没有力气。但他们可能会哭。我爹自从生病,很容易哭。经常听着我妈和老家的姐妹妯娌聊天说起谁生病,谁死了,他会暗自垂泪,哽咽难言。平常他很沉默,有时候阴郁,我猜想那是身体不大舒服。有些时候,看着电视,会露出笑容。你...